中文版 | 英文版
您的位置 >>首页 >> 文化公园 >> 文化探索

说“拔河”/ 贾颖慧

发布日期:2009年03月05日

 

 君不见,史院风华壮士怀,蛇绳两端神力传;君不见,擂鼓铿锵骄阳晒,何壮[1]领衔夸父衰。钧强之戏公输子,退者钩之,进者强。后世先祖多习传,唐作拔据抵长河。粗绳扁舟双脚橹,楚汉相争河界[2]还。须眉矢力齐呐喊,巾帼使怀花木兰。两岸呼声齐云雨,将士把暖当作寒。鲁阳驱日摧天阙,共公撞断不周山。哨声一绝群响起,勇冠三军得胜欢。若将露布[3]旌头展,史字大旗凯旋还!

------题记

 余观运动会拔河时所拍照片,每每按捺不住澎湃的心情,思绪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激动人心的场面……“一二一二”加油声、欢呼鼓舞声、擂鼓动地声、卖力呐喊声,声声入耳。如今耳畔群响已绝,每念及此: 学长们摩拳擦掌、勇冠三军的身影,未尝不动人心弦。在此,仅凭小诗一首以及对唐代拔河运动的介绍,聊以怀念,何壮、王文然、王磊……诸位已经毕业的学长,以及送别将要离开我们的丁慧芸、张剑梅诸将要离别的学姐。学院的奖状铭记了我们共同的汗水和友谊!

拔河,是中国一项古老的运动。据《封氏闻见记》“相传楚将伐吴,以为教战。梁简文临雍部禁之而不能绝。古用篾缆。今民则以大麻绳,长四五十丈,两头分系小索数百条挂于前,分两朋,两勾齐挽。当大之中,立大旗为界。震鼓叫噪,使相牵引,以却者为输,名曰拔河。”[4] 拔河是传统的集体角力竞技项目,风行全国。据《墨子·鲁问》和《荆楚岁时记》杜公瞻注介绍,这种竞技源起春秋后期,当时楚、吴之间进行水上舟战,楚国聘请来楚地游历的鲁国名匠公输般为其设计一种名为"钩强"的器具,在舟战占优势的情况下可以用它勾住敌舟,不让其逃脱,在失利时可以用它抵住敌舟,不让其接近,以免被俘。其后,这种钩拉敌舟的战术操练又从水上移到陆上,基本动作从"退则钩之,进则强()",演变为单一的“钩”,即“拖”、“牵”技巧,进而演绎成一种竞技项目,称为"牵钩""拖钩"。牵钩竞技最初在今长江中下游楚国故地一带流行,操作之具早已由篾绳取代了战器,篾绳长短视参加人数多少而定,有时长度竟达“绵亘数里”。竞赛时还要鸣鼓,用激越的鼓点整齐双方角力用巧的节奏,其场面之恢宏、气氛之热烈,不难想见。有学者认为“拔河”之名是对当年楚人水上教战传统的溯源,可作两种解释:一是此项竞技判断胜负的标志是使用界旗为“河”,即“载立长旗,居中作程”,能够把绳索拉过旗界,就是拔过了“河”;一是径以绳索中心的标志为“河”,胜者就是把“河”拔了过来。可见“拔河”是对竞赛规则的形象表述。从“钩强”到“拔河”的发展线索,应该说是比较清晰的。但“拔河”之名称起源于何时,似乎颇有争议。《画谱》中载有展子虔《鬼拔河图》,展氏历经北齐、北周,又仕隋朝,所以有学者认为“拔河”之称在北朝时就已经出现。还有学者此名始见于唐代,因为可作依据的史料不胜枚举比。余小女子更倾向于第一种说法,陈寅恪先生认为:“隋唐制度虽极为广播复杂,然究其因素,不出三源,一曰(北)魏、(北)齐,二曰梁、陈,三曰(西)魏、周。”,纵观唐朝所受的各种文化的熏陶,隋唐的文化、文物制度难出此三源。

 唐朝时,由于中宗、玄宗喜好异常,“上有所好,下必盛焉”,牵钩由荆楚地区的地方性习俗,迅速发展为走向全国的全民性竞技项目。此时的用具,已由长达四五十丈的大麻绳取代了篾缆,麻绳两头分系数百条小绳。竞赛时,两拨人各自拉住小绳在胸前挽成圈,便于发力。竞赛规则是在长绳正中“立大旗为界”,最终“以却者为胜,就者为输”[5],与现代的拔河基本相同。拔河作为一项集体运动,动则纠集上百人,在绳两端,赤膊挽袖,纵情呐喊,可谓气魄宏大,场面壮观。这种运动恰好迎合唐人的心理,在唐代多有文献记载这种别开生面的活动。

《隋书·地理志》云:“惟荆州,……二郡又有牵钩之戏。云以讲武所出。……钩初发动,皆有鼓节,群噪歌谣,振惊近远。俗云以此庆胜,用致丰穰。其事亦传于他郡。”而《封氏闻见记》中恰好也记载:“这项运动盛行于襄汉(湖北地区)之间,并且常常在每月十五日月圆之日举行。” 从它一般在春季进行的时段来看,直接的目的是对雨水的祈求,故“拔河”的本义当是挽拔“天河”使之倒灌。在中国古代以农耕为主的社会里,自然也会因为这个原因,为普通老百姓所接受。并且拔河运动并不仅仅集中在汉水一带,有唐一代,从宫廷到民间,拔河都是一项喜闻乐见的运动。

 武则天时,大臣张说作《奉和圣制观拔河俗戏应制》:今岁好拖钩,横街敞御楼。长绳系日住,贯索挽河流。斗力频催鼓,争都更上筹。春来百种戏,天意在宜秋。

 在唐中宗时,拔河更风靡一时。景云元年(公元710年)春唐中宗御临梨园球场,三品以上的文武官员,抛球分拨进行拔河。韦巨源、唐休两位大臣年迈体弱,“随踣地,久之不能兴。”中宗和韦后,以及各个妃嫔、公主在现场观看,大笑不止。[7]唐人薛胜的《拔河赋》颇为精彩,生动地记录了当时拔河的景象:“勇士毕登,嚣声振腾,大魁离立,麾之以肱。初拗怒而强项,卒畏威而伏膺,……壮士之始至,信其锋之莫当,泊标纷以校力,突绳度而就疆,懦绝倒而仰,壮乘胜儿偷抢,纷纵横以披靡,齐拔刺以陆梁。……”

 唐朝是一个相对开放的时代,妇女们也经常参加拔河比赛,《资治通鉴》景龙三年条载(公元709年),二月己丑,唐中宗“幸玄武门,与近臣观女拔河。”这条史料很容易让我们想到学校开运动会时,我们一个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同胞们的飒爽英姿……

 开元年间,在宫中举行拔河比赛时,唐玄宗还曾特意作诗助兴。《观拔河俗戏》诗的序言写道:“俗传此戏,必致丰年,故命北军,以求岁稔。”诗中写道:“壮徒恒贾勇,拔拒抵长河。俗练英雄志,须明胜负多。噪齐山岌业。气作水腾波。预期年岁稔,此时乐时和。”皇帝将举行这项活动,一来为娱乐尽兴,二来通过这项角力的运动锻炼军人的体力和意志。
   
我们或许能从唐人喜欢拔河此一隅来感受整个唐代的社会文化风貌,《唐语林》描写拔河场面“挽者千余人,喧呼动地,观者莫不震骇”,拔河总带给人气势磅礴的感觉,怕是气魄宏大的时代就情有独钟这种气魄同样宏大的运动。唐薛胜《拔河赋》云:"超拔山兮力不竭,信大国之壮观哉!"正好诠释了这种风貌!小女子不禁想起了鲁迅先生在《观镜有感》中感慨“汉唐虽然有边患,但魄力究竟雄大,人民具有不至为民族奴隶的自信心,或者竟毫未想到,凡取用处来事物的时候,就如将彼俘来一样,自由驱使,绝不介怀……”。

余小女子颇有些自负地认为:我的那些同学和学长们,也在展示这种风貌,无论是摇旗呐喊的我等小女子,还是为学院荣誉而战的巾帼须眉,都在展示着这种“汉唐雄风”式的大气。女子温柔细心的背后,也能穆桂英挂帅;男子埋头考据的时候,亦能文武全才。这条绳子上,将汇聚着所有人的合力,“自尊、自信、自立、自强”的信念,也同样在这条绳子上传递……来年,还会硝烟再起,那时我们的队伍会加入新的学弟、学妹,我期盼着这种精神能薪火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