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版 | 英文版
您的位置 >>首页 >> 文化公园 >> 文化探索

[文化聚集]拔河绳连接中韩文化/杨万娟

发布日期:2009年03月04日

 

 

 

 

拔河是一项古老的游戏和运动,在全世界广泛流行,可至今没有看到有关世界拔河运动发源地的明确记载。

笔者曾在“韩国文化与中国楚文化渊源探究”系列文章中提出以下观点:韩国古辰韩的住民来自楚国,是楚地罗国和卢国之后裔,新罗在辰韩基础上发展壮大,是第一个统一朝鲜半岛的国家,新罗文化是韩国的文化主流,韩国文化与中国楚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。在做中韩民俗比较研究时我发现,韩国盛行的大拔河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拔河形式,而这种拔河形式起源于楚国。

在韩国有一种古老的拔河运动持续至今。据《环球时报》记者报道:每到阴历正月十五,韩国汉江以南的一些地区,都要举行传统的大拔河活动。拔河用的绳索用稻草绳捻成,长200米,直径为1米,重达40吨。绳索分成两条,各长100米。绳索的头部呈椭圆形,直径为1.8米。两条绳索的头部用一根巨大的木桩连接,主绳索旁都布满一条条细绳索,比赛时,村民分成两队,每队2500人。比赛结束后,大绳索被分割成上万条,当场分发给参赛人员和观众。据说,得到绳索的人会走运。在日本冲绳等地也有着与此仪式、功能、形式完全相同的拔河形式。

这种大型拔河运动在韩国有很久的历史。据韩国古籍《东国岁时记》记载:“湖西俗有炬战,又以索分队,把持相牵引,不被引者为胜,以占丰。”又“岭南俗有葛战,以葛为索,大可四、五十长,分队相引以决胜,谓之占丰。”这种“炬战”、“葛战”之戏,也就是拔河。拔河的目的是为了“占丰”,祈祷来年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。在韩国南部庆尚南道,久旱无雨时,祈雨的方式之一便是拔河,人们希望通过它,带来雨水,带来丰收。

韩半岛传统的拔河活动,主要集中在汉江以南的广大地区,而江北则少有分布。汉江流域是韩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,汉江也像是一道分水岭,使韩国南北文化有了地域上的差别,北方以麦黍为多,民俗文化事项与中国北方民族接近;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,呈现出许多与中国南部稻作文化相同的特征。辰韩是汉江南部的主要住民,古新罗也是在汉江以南发展壮大的。原始的拔河活动是稻作生产祈丰仪式,所以主要分布在南部稻米主产区。韩国大多数学者认为:拔河活动的发祥地为东南亚的产稻区,它主要包括印度尼西亚、老挝、柬埔寨及缅甸等国。

拔河活动究竟源于哪里呢?纵观世界拔河运动记录,迄今所发现的拔河最早记录是埃及公元前2500年的墓内壁画。在埃及帕尼·哈桑墓内的壁画上,大约用的200幅图来表现各项运动,其中一幅描绘了两队人相对站立,每队的第一人互相握着手,一只脚彼此抵住,用力将对方往自己这边拽。其余人一个接一个紧紧抱住前面人的腰,一齐使劲将对手拉过来。这是一种徒手拔河运动,现在依然流行于埃及乡间,但这种形式的拔河和现在世界广为流行的牵绳拔河有区别。

从欧洲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和德国的英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,西欧拔河运动的历史起始于公元1000年。15世纪时,在法国的锦标赛上,拔河是非常流行的竞赛,后来也成为英国的锦标赛项目,1900年至1920年的奥运会上拔河曾被列为比赛项目。但欧洲拔河运动距今并不遥远,不能称其为源头。

世界上最早用文字记录拔河运动的是中国史籍。史籍记载,两千多年前楚国的“牵钩”,最初是配合水战的一种军事技能,后变为荆襄一带民间流行的“施钩之戏”,后世的拔河运动即由此演变而来。

战国时期的《墨子·鲁问》最早记录“牵钩”中的战器“钩强”:“公输子自鲁南游楚,焉始为舟战之器,作为钩强之备:退者钩之,进者强之,量其钩强之长,而制为之兵。楚之兵节,越之兵不节,楚人因此若势,亟败越人。”公输子即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工匠鲁班,当时楚国与越国之间进行水上舟战,楚国聘请来楚地游历的鲁班为其设计一种名为“钩强”的器具,在舟战占优势的情况下可以用它钩住敌舟,不让其逃脱,在失利时可以用它抵住敌舟,不让其接近。开战时,一只只大铁钩钩往越国战船,每个铁钩后,都有数十上百的楚军士卒,拼命拖住连结铁钩的粗绳索,使越船无法行动,最终楚军大获全胜。

其后,这种钩拉敌舟的战术操练又从水上移到陆上,竞赛时人们击鼓助威,齐声呐喊,用激越的鼓点整齐双方角力用巧的节奏,其场面之恢宏、气氛之热烈,不难想见。

公元七世纪初的《隋书·地理志》记载:“(南郡、襄阳)二郡又有牵钩之戏,云从讲武所出,楚将伐吴,以为教战,流迁不改,习以相传。钩初发动,皆有鼓节,群噪歌谣,振惊远近,俗云以此厌胜,用致丰穰。其事亦传于他郡。”《封氏闻见记》也说拔河是“襄汉风俗,常以正月望日为之”。各项史料说明,“施钩之戏”或“牵钩之戏”起源于楚地的襄阳和南郡江陵一带,尔后“传于他郡”。其时间是在正月十五元宵节,其主要目的是祈求年丰。这和水路千里、陆路万里之遥的韩国拔河不谋而合,但这种巧合并非偶然。

从“牵钩”定名为“拔河”一般多认为始见于唐代。唐代《封氏闻见记》明确记载:“拔河,古谓之牵钩。襄汉风俗,常以正旦望日为之。相传楚将伐吴,以为教战。梁简文临雍部,禁之而不能绝。古用蔑缆,今民则以大麻,长四五十丈,两头分系小索数百条,挂于前。分二朋,两朋齐挽。当大之中,立大旗为界,震鼓叫噪,使相牵引。以却者为胜,就者为输,名曰拔河。”唐朝时,由于统治者的喜爱与提倡,“牵钩”由荆楚地区的地方性习俗,迅速发展为全国的全民性竞技项目,其参加人数之多,竞争气氛之浓烈,都是后来各代望尘莫及的。此时的用具,已由长达四五十丈的大麻绳取代了篾缆,麻绳两头分别系几百条小绳索,竞赛时,两拨人各自拉住小绳在胸前挽成圈,便于发力。竞赛规则是在长绳正中“立大旗为界”,最终“以却者为胜,就者为输”。当时中国大拔河和韩国现在的拔河形式一致。

拔河在隋唐五代不仅是竞技游戏,还有祈求年丰和炫耀国力之意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在介绍荆襄地区拔河习俗时说:“俗云以此厌胜,用致丰穰。”唐玄宗《观拔河俗戏》诗序亦曰:“俗传此戏,必致丰年。”当时人们认为这项活动能促成农业丰收,不仅可以祈求国泰民安,也可增添节日的欢乐气氛,因此在隋唐民间十分盛行。从拔河的时间段来看,一般在春季进行,直接的目的是对雨水的祈求。那时的拔河“绵亘数里,鸣鼓牵之”,“群噪歌谣,震惊远近”,这种人多势众、气势磅礴的活动,是在显示人力回天的巨大力量。

声势浩大的拔河比赛也被统治者视为国力强盛的象征。唐玄宗时就曾举行一次盛大的拔河比赛,邀请外宾和各国使节观看。《封氏闻见记》载:“玄宗数御楼,设此戏,挽者至千余人,喧呼动地。蕃客士庶观者,莫不震骇。进士河东薛胜为《拔河赋》,其词甚美,时人兢传之”。薛胜在《拔河赋》中透露了唐玄宗的真实意图:“皇帝大夸胡人,以八方平泰,百戏繁会,令壮士千人分为两队,名曰拔河于内,实耀武于外。”由此可见,唐玄宗组织拔河比赛的目的在于向诸国使节炫耀本国军队的强大,向百姓显示王朝的强盛。

   比较中韩两国的大拔河,他们之间的相同相似显而易见,这种古老的拔河活动应该是源自荆楚大地的襄阳、江陵一带。秦末汉初大批的楚国移民到了韩国南部,古辰韩居民正是来自襄阳一带的楚人后裔,两千多年前楚文化就在东亚传播开了,现在韩国文化中仍带有许多楚文化因子,包括流传至今的大拔河。